研发中心
首页 > 研发中心
技术优势
  • 多项核心专利
    Multiple core patents‎‎‎ ‎ ‎ ‎‎
  • 先进电声技术
    Advanced electroacoustic technology
  • 专业研发设备
    Professional R&D equipment
  • 独立声学实验室
    Independent Acoustic Laboratory
研发流程
赣州圣通电子有限公司始终以"忠于客户,使命创新"为经营理念,致力于通过持续创新、客户导向和精益管理,为全球客户提供高可靠性、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,并将客户成功视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,构建从需求挖掘到产品交付的全链条协同体系。
  • 01
    客户需求与产品规划阶段
    召开跨部门需求评审会,确定产品技术路线
  • 02
    研发与验证阶段
    设计开发,全维度验证测试
  • 03
    生产与质量控制阶段
    精益生产与过程质量管控
  • 04
    稳定交付服务
    监测运输环境,保障交付时效
  • 05
    持续改进阶段
    总结问题诊断,优化改进方案
了解更多
  • Klippel扬声器声学分析工具原理

    Klippel扬声器分析工具是一套专业的声学测量系统,主要用于扬声器、耳机等电声器件的研发、测试和故障诊断。其核心原理结合了电声学、信号处理和自动化技术,以下是其关键原理及组成部分的详细解析:


    1. 线性参数测量(TS参数)

    • 原理:通过测量扬声器的阻抗曲线(电压、电流、频率关系),结合数学模型提取Thiele/Small(TS)参数,如共振频率()、机械品质因数()、等效振动质量()等。

    • 方法:施加低功率扫频信号,避免非线性失真,通过阻抗分析拟合出线性参数,为箱体设计提供基础。


    2. 非线性失真分析

    • 谐波失真(THD):输入正弦信号,测量输出信号中的二次、三次谐波成分,评估非线性响应。

    • 互调失真(IMD):使用多频信号(如双音信号),分析不同频率相互作用产生的失真产物。

    • 技术手段:高精度ADC/DAC、FFT频谱分析,分离基波与失真分量。


    3. 激光测振技术(LDV)

    • 多普勒效应:激光照射振膜,反射光频率变化与振动速度成正比,实现非接触式位移/速度测量。

    • 应用:检测分割振动、异响,量化振膜形变,优化材料与结构设计。


    4. 近场与远场声学测量

    • 近场测量:麦克风贴近振膜,减少环境噪声干扰,精准捕获低频响应。

    • 远场合成:结合近场数据与数学模型,推算自由场频响,解决消声室空间限制问题。


    5. 大信号行为建模

    • 非线性参数辨识:输入大功率信号,提取非线性参数(如Bl(x)力系数、Kms(x)刚度变化)。

    • 动态仿真:基于非线性方程预测扬声器在大振幅下的失真、功率压缩等现象。


    6. 自动化诊断与反馈

    • 故障检测:自动识别音圈偏心、悬置老化、磁路不对称等问题,生成诊断报告。

    • 闭环控制:结合机器人或夹具,自动调整生产参数(如音圈位置),提升一致性。


    7. 声场扫描(SCN系统)

    • 空间采样:通过机械臂移动麦克风,测量三维声场分布,分析指向性、离轴响应。

    • 应用:优化分频器设计、多扬声器阵列校准。


    核心优势

    • 高精度:激光测振与同步电声测量结合,精度达微米级。

    • 全面性:覆盖线性/非线性、小信号/大信号、电学/声学参数。

    • 效率:自动化流程大幅缩短测试时间,适合研发与产线。


    典型应用场景

    • 研发阶段:优化磁路、振膜设计,降低失真。

    • 质量控制:快速筛选缺陷产品(如擦圈、漏气)。

    • 逆向工程:通过参数提取,分析竞品扬声器设计。

    通过上述技术,Klippel系统为电声工程师提供了从微观振动到宏观声场的全方位分析能力,成为扬声器设计领域的重要工具。


  • 功放和扬声器的匹配

    对功放(功率放大器)和扬声器(音箱)进行匹配是音频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,直接影响音质表现和设备寿命。以下是匹配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:


    1. 阻抗匹配

    • 功放输出阻抗:功放的输出阻抗需与扬声器的额定阻抗匹配。常见阻抗值为 4Ω、6Ω、8Ω

      • 规则:功放支持的最低阻抗应 ≤ 扬声器标称阻抗。

      • 举例:若音箱为 ,功放需支持 8Ω 或更低(如 4Ω)。

      • 风险:若音箱阻抗低于功放支持范围,可能导致功放过载、发热甚至损坏。


    2. 功率匹配

    • 扬声器额定功率(RMS):指持续可承受的功率。

    • 功放输出功率(RMS):功放在特定阻抗下的持续输出功率。

      • 家用场景:功放功率 ≈ 音箱额定功率的 1.2-1.5 倍(避免功放长期满负荷失真)。

      • 专业场景:功放功率可略高于音箱(如 1.5-2 倍),但需严格控制音量。

      • 安全范围

      • 避免功率不足:功放功率过低时,用户可能被迫调高音量,导致削波失真(损坏高音单元)。


    3. 灵敏度匹配

    • 扬声器灵敏度(单位:dB/W/m):表示在 1W 输入、1米距离 下的声压级。

      • 高灵敏度(≥90dB):适合小功率功放(如号角音箱)。

      • 低灵敏度(≤87dB):需大功率功放驱动(如某些书架音箱)。

    • 公式参考:灵敏度每差 3dB,达到相同音量所需功率翻倍。
      (例如:90dB 音箱用 50W 功放 ≈ 87dB 音箱用 100W 功放)


    4. 阻尼系数

    • 定义:功放对扬声器振膜运动的控制能力(尤其影响低频表现)。

      • 高阻尼系数(>100):低音更干净、控制力强(适合大动态音乐)。

      • 低阻尼系数(<50):低音可能松散(需结合音箱特性选择)。


    5. 接口与连接方式

    • 接口类型:确保功放输出端与音箱输入端兼容(如接线柱、XLR、TRS 等)。

    • 多音箱连接

      • 串联:总阻抗 = 各音箱阻抗之和(如 8Ω+8Ω=16Ω)。

      • 并联:总阻抗 = 单只阻抗 ÷ 音箱数量(如 8Ω 并联两只 = 4Ω)。

      • 注意:并联可能导致总阻抗过低,需确认功放是否支持。


    6. 保护功能

    • 选择带保护电路的功放,如:

      • 过载保护(防止电流过大)。

      • 短路保护(避免接线错误损坏设备)。

      • 过热保护(散热不良时自动断电)。


    7. 分频器与系统类型

    • 被动分频音箱:直接连接功放即可(分频器内置在音箱内)。

    • 主动分频系统:需外接电子分频器,并搭配多通道功放(如低音、中音、高音单元独立驱动)。


    8. 试听与调试

    • 实际测试:连接后逐步调高音量,监听是否有失真、破音或异常发热。

    • EQ调整:根据听感微调功放或前级的均衡器,优化频响表现。


    常见错误示例

    • 错误1:用 100W@8Ω 功放驱动 50W@4Ω 音箱 → 功放负载超限,可能烧毁。

    • 错误2:功放功率(50W)远小于音箱(200W)→ 用户调至极限导致失真,损坏高音单元。


    总结:快速匹配流程

    1. 确认音箱的 阻抗 和 额定功率(RMS)

    2. 选择功放:支持阻抗 ≤ 音箱阻抗,功率为音箱的 1.2-2 倍

    3. 检查接口兼容性,连接后小音量试听,逐步调高至正常使用范围。

    通过科学匹配,既能发挥设备性能,又能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。


  • 在一个场景的音响系统里,扬声器数量是越多越好吗?

    在音响系统中,扬声器的数量并非越多越好,而是需要根据具体场景的需求、声学环境和技术调校来综合考量。以下是关键因素的分析:


    1. 场景需求决定扬声器数量

    • 小型空间(如家庭、会议室):过多扬声器会导致声波反射混乱,产生驻波或相位干扰,反而降低音质清晰度。通常2.1(立体声+低音炮)或5.1环绕系统已足够。

    • 大型空间(剧院、音乐厅、体育场):需要更多扬声器覆盖全场,确保声音均匀分布,避免“声场死角”。例如,分布式扩声系统会按区域布局。

    • 专业用途(影院、录音棚):多声道系统(如杜比全景声)需精确布置扬声器(如顶置音箱),通过空间感增强沉浸式体验,但必须严格校准。


    2. 声学与技术的制约

    • 相位干扰:多个扬声器播放相同频段时,声波可能相互抵消(相位抵消),导致特定区域声音变弱或失真。

    • 延迟与同步:多扬声器需通过DSP(数字信号处理)统一控制延时,否则听众会感知到回声或定位混乱。

    • 功率与能耗:更多扬声器意味着更高功率需求,可能超出功放负载能力,增加成本及散热问题。


    3. 音质与调校的重要性

    • 声场均匀性:扬声器布局需遵循声学设计(如哈斯效应、等距分布),而非简单堆砌数量。

    • 指向性与覆盖角度:专业扬声器通过调整指向性(如号角、波束成形)减少数量,同时覆盖更广区域。

    • 调校技术:现代系统依赖房间校正软件(如Audyssey、Dirac)自动优化各扬声器的频率响应和延迟,人工调校不当会适得其反。


    4. 成本与复杂度的平衡

    • 安装与维护:每增加一个扬声器,布线、安装位置和后期维护成本呈指数上升。

    • 信号分配:多声道系统需匹配多通道功放、处理器和音源设备,成本和技术门槛较高。


    结论

    扬声器数量需在声学需求、技术可行性、成本控制之间找到平衡。例如:

    • 家庭影院:5.1.4全景声系统(9个扬声器)通常优于简单堆砌12个未调校的扬声器。

    • 演唱会现场:通过阵列音箱(Line Array)垂直覆盖,用少量高性能单元替代传统多音箱布局。

    • 背景音乐系统:分布式小功率扬声器按区域分布,避免过度集中。

    核心原则是“精准匹配场景需求,而非盲目追求数量”

    专业声学设计、科学布局和调校远比单纯增加扬声器数量更能提升音质体验。

  •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上欧工业园宝矿路2号  
  • 0797-6210828
  • +8619870373116
  • contact@soundtone-electronics.com
  • Copyright © 2025- 赣州圣通电子有限公司   All Rights Reserved.